目的 总结静脉留置针最佳夹管部位及有效封管方法。 方法 将2011年1月-11月120例静脉留置针输液者按不同夹管部位分为甲、乙、丙组,并予以A、B、C 3种方法封管。甲组夹管于近针头1 cm内,乙组夹管于延长管中部,丙组夹管于延长管尾部。比较各组患者静脉留置针回血发生率、堵管发生率、留置天数;比较不同封管方法对空气残留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。 结果 夹管近针头1 cm内回血少,堵管发生率低,留置天数长;A、B封管法优于C法,并发症少于C法。 结论 正确的夹管部位可减少回血,降低堵管发生率,延长留置天数;恰当的封管方法可减少空气残留和并发症的发生。
Citation:
章红燕,刘霞英,周秀琳,顾慧芳,傅亚萍. 静脉留置针不同夹管部位及不同封管方法应用比较.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, 2012, 27(8): 1259-1260. doi:
Copy
Copyright ©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of West China Medical Publisher. All rights reserved
1. |
马玉明. 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护理中的使用[J]. 当代护士, 2011(3): 35-36.
|
2. |
李小寒, 尚少梅. 基础护理学[M]. 北京: 人民卫生出版社, 2008: 288-290.
|
3. |
陈吉莉, 朱丽琴. 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改进[J]. 护理学杂志,2007, 22(1): 40.
|
4. |
陈姜华, 宗六一, 毕慧亚.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与影响因素的探讨[J]. 全科护理, 2008, 6(11): 3029-3030.
|
5. |
李冬梅, 何艳, 景水丽. 静脉留置针活塞夹闭部位对封管效果的影响[J]. 护理研究, 2005, 20(5): 20.
|
6. |
杨少芳, 陈忠莲. 静脉留置针活塞夹闭部位对封管效果的影响[J]. 解放军护理杂志, 2010, 27(4): 625-629.
|
7. |
舒辰慧. 物理学[M]. 北京: 人民出版社, 2002: 51.
|
8. |
李飞云, 马玲. 两种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效果比较[J]. 护理研究, 2009, 23(2): 11.
|
- 1. 马玉明. 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护理中的使用[J]. 当代护士, 2011(3): 35-36.
- 2. 李小寒, 尚少梅. 基础护理学[M]. 北京: 人民卫生出版社, 2008: 288-290.
- 3. 陈吉莉, 朱丽琴. 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改进[J]. 护理学杂志,2007, 22(1): 40.
- 4. 陈姜华, 宗六一, 毕慧亚.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与影响因素的探讨[J]. 全科护理, 2008, 6(11): 3029-3030.
- 5. 李冬梅, 何艳, 景水丽. 静脉留置针活塞夹闭部位对封管效果的影响[J]. 护理研究, 2005, 20(5): 20.
- 6. 杨少芳, 陈忠莲. 静脉留置针活塞夹闭部位对封管效果的影响[J]. 解放军护理杂志, 2010, 27(4): 625-629.
- 7. 舒辰慧. 物理学[M]. 北京: 人民出版社, 2002: 51.
- 8. 李飞云, 马玲. 两种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效果比较[J]. 护理研究, 2009, 23(2): 11.